乱,宋政府的军队,只能对内,不能对外,明年(九八一)黎桓用诈降计把侯仁宝杀掉,宋军大败而回。

    九八三年,黎桓向中国进贡谢罪,并呈上丁(王睿)同意让位的奏章,请求册封。

    中国宋政府最初还不允许,僵持了三年,到九八六年,对既成事实既无力予以改变,只好同意,于是册封黎桓当静海战区司令官,继而再封为交趾郡王。

    下世纪(十一)一○○六年,黎桓逝世,儿子黎龙廷即位。

    一○一○年,大臣李公蕴发动政变,杀掉黎龙廷,自己继位,请求中国册封。

    中国不再为他们计较是非了,就册封李公蕴当交趾郡王。

    李氏王朝对中国进贡不绝,但这并不能避免边境冲突,最严重的一次发生于七十年代一○七六年,国王李乾德(李公蕴的孙儿)在位,攻陷邕州(广西南宁)全城居民五万八千人,全被屠杀。

    中国派遣郭逵当元帅,赵囗当副元帅,出军反击,在交趾城富良江畔决战,交趾兵团大败,斩首数千人,皇太子李洪真也包括在内。

    李乾德恐慌,派遣大臣奉上降书,向司令部投降。

    赵囗极力主张进入距离只有十数公里的交趾城,收回原土。

    可是郭逵胆小如鼠,受降而退。

    从此三百年间,两国和平相处。

    交趾王国也采用事奉大国政策,对中国的恭顺程度,较之高丽王国(朝鲜开城)有过之无不及。

    唯一不同的是,交趾王国本是中国领土,交趾人本是中华人。

    六宋江对抗欧洲人认为契丹(震旦)就是中国,因为辽帝国向西的影响力,直抵天山,跟西方各国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。

    真正由汉民族建立,居于中国本部的宋帝国,西境阻于回纥部落,反而跟西方隔绝。

    不过宋帝国始终把辽帝国看作跟匈奴、突厥一样,认为他们是夷狄蛮族。

    事实上辽帝国文化程度虽然远较匈奴、突厥为高,但比汉民族要低得多。

    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曾命他的大臣制造契丹文字,不过经济状况如果不能达到某种程度,文字的需要便不急迫。

    而一旦达到某种程度,汉文比契丹文占有优势。

    同时,这个由部落进化成为国家的民族,也并不真正的了解进步的意义,所以辽帝国宫廷中,一向严禁读书。

    他们认为读书不但浪费时间,还会把一个人的脑筋弄得太复杂。

    皇子贵族如果想求得知识,就得冒着“私自读书”罪名的危险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的文化发展很慢,最显明的例子是,人民只有名而没有姓。

    只两大部落有姓,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,一是皇后族的萧部落。

    “耶律”是自己所定,“萧”是中国人代他们起的。

    这两大部落仍保留着上古时代初民互婚的习惯,世代相配。

    辽帝国凭空得到中国的燕云十六州,增加大量财富和国力,但也严重地伤害了中国的自尊。

    而且长城险要已失,黄河以北像敞开着大门的广大庭院,再没有阻止外人闯进来的重要屏障,自然使中国不能安枕。

    所以燕云地区,始终成为两国冲突的导火线。

    本世纪(十)五十年代,后周皇帝郭荣曾用兵夺回两州——莫州和瀛州,但仍有十四州在辽帝国手中,以致本世纪末至下世纪(十一)初的二十年之间,宋辽两国,发生四次重要战争。

    第一次,九七九年,宋帝国第二任皇帝赵光义(赵匡胤的弟弟)在消灭后汉帝国,中国本土统一完成后,他兴奋地打算一举收复失土。

    但辽帝国不同于枯萎的后汉帝国,而中国将士们大战之余,已疲惫不堪,原来满怀希望征服后汉之后得到休息和赏赐的,现在全部落空,还要徒步六百余公里,越过连绵险恶的太行山脉,去进攻庞大的强敌。

    他们对此强烈反对,但赵光义拒绝采纳任何反对意见,他坚信“成大事者不谋于众”的格言。

    一个月后,大军抵达幽都府(即幽州,北京)攻城。

    辽帝国大将耶律体哥反击,在城东高梁河会战,宋帝国愤怒的士兵乘酣战时叛变,攻击赵光义,于是全军崩溃。

    赵光义腿部受伤,狼狈逃回球州(河北涿州)追兵赶到,赵光义已不能骑马,只好爬上驴车奔驰,才算逃脱,留下一万余具士兵的尸体。

    第二次,明年(九八)辽帝国为了报复宋帝国的无端攻击,耶律休哥进围瓦桥关(河北雄县)宋军大败,辽军追到莫州(河北任丘)才撤退。

    赵光义下令亲征,走到大名(河北大名)距莫州直线还有二百八十公里,却不敢再进,潦草结束。

    第三次,九八六年,赵光义经过六年的准备后,向辽帝国发动总攻。

    东路由征服南唐帝国名将曹彬率领,出琢州(河北涿州);西路由征服南汉帝国名将潘美率领,出雁门(山西代县)但两位都是对内有余、对外不足的“窝里凶”人物。

    东路军在歧沟关(河北高碑店西北)被辽兵团迎头痛击,像山崩一样溃散;西路军在飞狐口(河北涞源)也失败,大将杨继业正在前方节节胜利,听到消息,即行护送归附的汉人,向内地撤退。

    杨继业是这次战役中唯一的胜利者,潘美答应他在陈家谷(山西朔州南阳方口)留下重兵接应,杨继业一路血战,勉强抵达,却远远发现谷口无一兵一卒,他知道被他的统帅所出卖,不禁放声大哭,结果全军覆没。

    杨继业是中国抵抗北方蛮族最杰出的将领之一,他的骁勇和被出卖后的壮烈殉国,使他成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祖父型英雄。

    很多作品都在描述他和他的妻子佘太君,以及他的诸子诸女,即“杨家将”一门,在跟辽帝国无数战役中,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。

    第四次,下世纪(十一)第一年(一○○○)辽帝国进攻瀛州(河北河间)击败宋军,生擒大将康保育,深入齐州(山东济南)、淄州(山东淄博)大掠而归。

    宋帝国大将范廷召一直在尾随,不敢进击,等到辽兵团退出边界,他才上奏章说是他把敌人赶走的。

    新即位的皇帝赵恒(赵光义的儿子,赵光义终于死于腿伤)十分高兴,还作了一首《喜捷诗》搞得群臣们不得不一窝蜂表示庆贺。

    ——范廷召告捷,赵恒喜捷,这个新兴的宋政府,很快地就习惯于上下互相欺骗。

    从这些战役可以看出,宋帝国根本不是辽帝国的对手,所以每战必败。

    但辽帝国也没有强大到能够消灭宋帝国的程度,两国遂形成紧张的对抗,只不过宋帝国承当的要沉重而危险。

    亅亅亅35.第三十五章:宋王朝宋辽对抗在本世纪○○年代和解,两国之间保持一百余年的长期和平。

    但宋帝国由于本身太衰弱的缘故,西北一隅的夏州(陕西靖边北)跟西南一隅的交州(越南河内)一样,也脱幅而去,建立西夏帝国。

    这个帝国既小又穷,可是,对宋帝国的伤害,却十倍于辽。

    在中国固有的领土上,事实上不是宋帝国大一统的单独局面,而是三国分立局面。

    这个局面,一直延续到第十三世纪。

    一宋辽和解宋辽两国的冲突,到了本世纪(十一)初叶,急转直下。

    一○○四年,辽帝国大举南征,皇帝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亲自统军,进入宋帝国本土之后,只使用少数军队攻击城市,主力却穿过原野,直赴黄河。

    深入四百公里,进抵澶洲(河南濮阳)距宋帝国首都开封(河南开封)直线只一百二十公里。

    宋帝国朝野震动,皇帝赵恒召集紧急会议,群臣们除了想到迁都外,别无他法。

    大臣王钦若是临江(江西樟树)人,他主张迁都异州(江苏南京);另一位大臣陈尧叟是阆州(四川阆中)人,他主张迁都成都(四川成都)只有宰相寇准反对,他主张御驾亲征。

    他说“御驾亲征,对士气是一个极大的鼓励,可以致胜有余。

    何况敌人深入,我们坚壁清野,用奇兵切断它的粮道、它只有败退。

    一旦迁都,人心崩溃,帝国可能瓦解。

    ”赵恒采纳了寇准的意见,即行北上,进驻遭州(河南濮阳)登北门城楼,跟城外的契丹兵团对峙。

    这是大决战的前奏,但和解却早已暗中进行。

    被辽帝国于前一年俘掳的宋帝国大将王继忠,深得耶律隆绪的礼遇。

    他乘机分析和解的利益与对抗的恶果,建议两国举行谈判,萧太后和耶律隆绪被他说服。

    于是由王继忠写信给赵恒,透露辽帝国的弹性态度,赵恒遂派遣代表曹利用前往辽军司令部磋商。

    当赵恒到达澶州之后,曹利用也从辽军司令部返回澶州。

    辽帝国坚持要索回上世纪(十)九五九年被后周帝国夺取的瓦桥关(河北雄县)以南的“关南地区”包括莫州(河北任丘)、瀛州(河北河间)赵恒不肯接受,他希望的是没有损失的和平。

    但是辽帝国后卫部队已对莫、瀛二州开始猛烈攻击,危在旦夕,如果陷落,辽帝国的条件势必更苛。

    于是赵恒表示,关南地区不可以割让,但宋帝国愿每年向辽帝国进贡,作为补偿,派遣曹利用再往谈判。

    萧太后、耶律隆绪正占优势的时候,当然不肯让步,但曹利用提醒他们母子:“和解不成,只有战争。

    中国现在是一个统一的帝国,不像分裂状态下的后晋政府。

    我们皇帝又亲自督战,士气激昂,你们未必一定胜利。

    而且未帝国进贡,是把整批财宝直接送到陛下手中,而战争掠夺,只便宜了将士。

    ”这些话正确地分析了事态的真相,结果议定宋帝国每年向辽帝国进贡银币十万两,绸缎二十四万匹。

    两国代表对天盟誓,签订和约,这就是有名的“澶渊之盟”上世纪(十)之前的货币,还是以钢铁铸造的“钱”为主,以一千个钱为一“缗”(贯、串)缗是最高的计算单位。

    本世纪(十一)两个条约所载,白银已成为主要货币,“两”已成为最高计算单位。

    这种改变,一直使用九○○年。

    到二十世纪初叶,才再改为以“元”为最高计算单位。

    宋帝国向辽帝国进贡,显然大失面子。

    但是,两国对抗,最好能把敌人消灭;如果不能,那么就只有忍气吞声跟它做朋友。

    长期的缠斗不休,再强大的国家都会因精疲力尽而瓦解。

    以当时形势,和解实是最明智的决策。

    这是一次长时间的和解。

    从○○年代一○○四年起,到下世纪(十二)—一二二年为止,凡一百一十九年。

    自八世纪中叶安史兵变,使沉沦在混战中二百余年的黄河以北大平原上的中国人民,初次得到安定。

    一一九年长期和平中,并不是没有争执。

    争执经常发生,但都由谈判解决。

    最大的一次争执发生于四十年后的四十年代一○四二年,辽帝国再度提出关南地区的要求。

    那时宋帝国正被新独立的西夏帝国连连击败,结果增加每年进贡数量,共银币二十万两,绸缎三十万匹。

    二宋帝国立国精神——苟且偷安任何新兴的政权,初起的时候,都会有一段时间具有相当强大战斗力。

    只宋帝国不然,它一开始就高度疲惫。

    同样是中国人,在唐王朝黄金时代,生龙活虎使山河动摇。

    可是一进入宋王朝,却成了病夫,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赵匡胤是后周皇帝郭荣的亲信,被认为绝对不会叛变的将领,然而他终于叛变。

    他自己的故事使他警觉到部下的所谓忠心,并不可靠。

    要想根绝叛变,不能单纯的寄托在部下的忠心上,唯一的办法是不要为别人累积叛变的资本。

    所以他定下原则:不让大臣有权,万不得已时,也不让大臣有权过久。

    假如有权的人所掌握的权都只是暂时性的,就无法作大规模行动。

    这可从下列的宋王朝中央政府组织形态上,观察出来:这个表只列出中枢三个机构,另外“尚书省”、“门下省”、“九寺”跟唐政府组织一样,仍然存在,不过都属于辅枢,地位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中枢三机构并不总隶于宰相,而是分隶于皇帝。

    宰相只在理论上统摄全局,但除非奉有特别命令,否则他不能过问枢密院(军事)或三司使司(财政)的事。

    这是预防政治领袖跟军事领袖或财政领袖结合的重要措施。

    不但如此,政府各单位首长,跟他所主持的单位又完全不发生关连。

    像中书令,名义上是中书省的首长,事实上中书令只是一个高级官衔,他只能在自己家里享受这个荣誉,不能去中书省行使他的首长职权。

    去中书省行使首长职权的人,即中书省的实际首长,则由尚书省副首长(右仆射)(尚书省首长尚书令,同样也不能行使他的首长职权)兼任中书省副首长(侍郎)然后再代理中书省首长(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判省事)这太复杂了,我们姑且用现代机构,作一比喻。

    犹如教育部长并不能过问教育部的事,而由商业部副部长兼任教育部副部长,此一兼任的副部长,再代理教育部部长,才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长。

    地方政府的情况,完全相同,各州不设正式州长(刺史·州牧)所有州长都是临时性的,称之为“知州事”或“判某州”他们的本职都在中央,州长不过暂时兼任或暂时代理。

    即令他不是中央官员,有时也故意加上中央官员的官衔,表示地方职务只是暂兼暂代,随时都会被调走。

    于是,宋政府所有机关和所有官员,好像是七拼八凑走江湖的杂耍戏团,只求今天的演出能够糊口,便心满意足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形下,没有人想到百年大计和长远谋略,而赵匡胤所希望的,恰恰也正是如此。

    军事上主要目的在使将领们永远没有军权。

    枢密院即现代的国防部,它的首长限定由文职人员担任,并且更进一步,连战术单位的部队首长,也改由文职人员担任,军队的战斗力,遂被伤害。

    宋帝国的武装部队分为两种,一种是称为“禁军”的国防军;一种是称为“厢军”的地方团队。

    地方团队全是老弱残兵,分散各地,维持地方治安。

    国防军则是精锐,全部集中在首都开封。

    遇到战争,即由中央临时